小學前不用寫字 港媽媽為培養女兒自學能力開辦小學
發布時間: 2017/06/21 18:36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53
由兩位媽媽徐瑩(Sharon)和陳碧華(Maggie)創辦的 Island Waldorf School(華德福小學),是在市區內成立卻以自然教育為主的學校。
她倆的孩子都是在華德福幼稚園成長,因覺得全港唯一一間獲發牌的華德福小學位置偏遠,故萌生自己開校,並把夢想付諸實行。
第一所華德福學校1919年於德國創立,現時世界各地均有華德福學校和教師培訓項目,其理念是以自然教育為主,認同兒童成長可分作3個階段,每個階段約7年。早期教育著重於實踐和手工活動,並提供創意玩耍的環境。在小學,重點是發展學童的藝術才能和社會技能,培育創新和分析理解能力。
該校採全日制,現有5間課室,最多可收生110人。首年開設基礎班(5-6歲)及小一(6-8歲),於7月中會舉辦為期4周的暑期班,Sharon稱發牌申請仍在進行中,相信今年9月前應可獲發牌正式開校,由於想創立一間獲政府發牌、被認可的小學,故對師資方面要求嚴格,現外聘了兩名巴西和印度籍老師來港任教。
她們受正統訓練、分別從事了華德福教育20多年和30年,另有兩名中文老師分別教授普通話和廣東話。
另一創辦人Maggie也計劃進修老師資格,擁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她在孩子兩歲時退下職場,女兒本就讀港島私立小學小一,並用了大半年適應新模式。
她在華德福幼稚園成長,建立到堅韌力和適應力,其專注和聆聽能力,是不知不覺間在聽故事中培養。華德福不做功課,但所有活動如聽故事、free-play都是為成長作準備,我發現女兒在小一時已不會聽漏老師說話及抄錯手冊,並很快追貼小學要求的學術水平。
她笑言轉校也是由女兒決定。
雖然她可以適應主流,但相信華德福更適合其發展。我和 Sharon 都去過澳洲和台灣學習,見到當地小學生初期學得很慢,當紮好根基,到小三卻充滿好奇心,自己很想學。
小學前不用寫字
Sharon解釋幼稚園學習環境尊重幼兒生活節奏,小學前不用寫字。小學活動是按照孩子成長階段設計,例如每天上學由孩子幫忙做點心、教孩子自理,到9歲有獨立意識便會教用雙手去建房子。
除了學習科學、物理之外,更深層次的意思是幫孩子「安身立命」,肯定自我價值。課程中的每個環節都不只是給孩子知識,還顧及怎樣滋養他們的成長。
學校將參照華德福小學傳統課程,按 7 年成長周期特質設計。小學開始會有主課堂,包括學習 3 個主科︰數學、語文和形線畫;下午是藝術、手工、運動、音樂課等;小三開始有農耕課。
Sharon舉例小一也會教基礎四則運算,但不會只用紙筆教 1+1,而是透過 4 類氣質的小精靈運寶石經歷,去描繪四則運算理念。
小一主科要學習形線畫,畫線時不但用筆,也用身體、用腳去走、在沙上畫,那是有助日後寫字、數數和三維空間的掌握,到高小學習幾何會較容易。
新校採用北歐流行了 30 年的 Movable Classroom (活動課室)理念,早前一班新生家長為子女打造課室的多用途長凳。Sharon 解釋,長凳會取代一般課室桌椅,讓師生能隨意改變課室組合,方便不同的學習活動。
我們特別在德國入口以軟木填充的坐墊用來作椅子,小朋友坐在上面托住身體,也令學生不用長時間維持同一坐姿,對專注力和學習都有裨益。
【延伸閱讀】好爸爸辭職湊女:孩子玩得開心學習才會好
【延伸閱讀】香港在職媽媽的日與夜 請還我親子時間
撰文 : 胡麗珊 TOPick記者